2023年1月30日,关于进一步促进化学品和废物健全管理并防止污染的科学与政策委员会(简称“SPP”)的不限成员名额特设工作组第一届会议第二阶段会议(简称“OEWG 1.2”)在泰国曼谷开幕。30日上午,在开幕式后的官员选举环节,会议代理主席宣布中国政府提名的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李金惠执行主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当选为OEWG主席团副主席。该选举程序是依据联合国环境大会议事规则第19条规定的静默程序完成,李金惠执行主任于该静默程序完成之日起(2023年1月19日)就任。主席团共计10人,包括主席1名、副主席8名、报告员1名。考虑地域平衡,包括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区、西欧和其他国家集团、中东欧区、亚太区和非洲区共5个区域的每个区域提名2个人选。
联合国环境大会是全球环境问题的最高决策机制,每两年举行一次会议,以确定全球环境政策的优先事项并制定国际环境法。大会通过其决议和行动呼吁,提供领导并促进政府间环境行动。联合国环境大会具有普遍成员制,目前由193个会员国组成。2022年3月召开的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第二阶段会议(UNEA5.2)通过了第 5/8 号决议,决定设立SPP。
SPP将根据对化学品、废物和污染问题的综合办法确定其范围,并兼顾具体性和灵活性。其主要职能主要包括:1)开展“前景扫描”,以确定与决策者相关的问题,并尽可能提出应对这些问题的循证备选方案;2) 对当前问题进行评估,并确定可能的循证备选方案,以尽可能应对这些问题,特别是与发展中国家相关的问题;3) 提供最新的相关信息,查明科学研究中的主要差距,鼓励和支持科学家和决策者之间的沟通,为不同的受众解释和传播研究结果,并提高公众认识;4) 促进与各国,特别是寻求相关科学信息的发展中国家分享信息,等。
联合国环境大会将化学品和污染行动与气候行动和自然行动并列,作为同等重要的行动列入其战略。在气候行动方面,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简称“IPCC”)向各级政府提供科学信息,供它们用来制定气候政策。IPCC兼具科学性质和政府间性质,有独特的机会为决策者提供严格和均衡的科学信息。通过批准IPCC报告,各国政府承认其科学内容的权威性。其工作与政策相关,但又对政策保持着中立关系,不对政策作任何指令或规定。在自然行动方面,同样作为独立的政府间机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与政策平台(简称“IPBES”)为决策者提供关于地球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及其给人类带来的利益的知识状况的客观科学评估,以及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这些重要自然资产的工具和方法,并促进政府各个层面、私营部门和民间团体落实以知识为基础的政策。在化学品和污染行动方面,联合国环境大会拟将SPP建设成与IPCC和IPBES具有同等地位的独立的政府间机构,以进一步促进化学品和废物的健全管理并防止污染。
供稿人:陈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