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中和愿景下海南省“无废岛”建设研究项目旨在推动海南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与“双碳”战略协同。一期项目重点开展了海南省生活垃圾收运及处理处置减污降碳潜力研究。二期项目聚焦固体废物领域的生物质能利用和甲烷减排,一是探究固体废物生物质能转化对可再生能源结构优化的可能性和潜力,为海南省双碳战略相关任务落实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二是识别三亚市固体废物处理可协同甲烷控制的政策、技术和标准措施,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会上,能源基金会环境管理项目主任刘欣介绍了项目背景和期许。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李金惠教授代表项目组对项目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的汇报。海南省省级层面,项目组对全省生活垃圾、农作物秸秆、园林废弃物三大类生物质资源和能源化利用潜力进行了评估,结合技术和经济效益分析,提出了海南省固体废物生物质能源化用发展的中长期目标;市级层面,项目组识别了城市固体废物处理领域甲烷减排协同控制的重点环节,核算了三亚市生活垃圾填埋、污泥处理处置、畜禽粪污治理三个方面的甲烷排放,结合三亚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提出了可协同控制甲烷的措施建议。此外,2024年10月,项目组牵头编制的《生活垃圾分类温室气体减排核算方法》《城镇污泥处理处置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两项团体标准已通过立项。
专家组认为项目研究内容全面、调查数据翔实,符合项目合同要求,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并对研究成果提出了改进建议。下一步,项目组将根据专家组的指导和建议,细化不同类别生物质、不同区域适用的固体废物生物质能利用技术路径和应用场景,提炼形成政策建议专报,为海南省“双碳”战略和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提供信息。
会议最后,项目负责人郝吉明院士总结生物质能利用是海南省“无废岛”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必要继续开展技术、市场和经济性分析并推动试点项目落地,期待与能源基金会的后续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