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9日至31日,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浙江省生态环境厅、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共同主办的2025年“国际无废日”主题活动(中国)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成功举行,主题活动的议题为“在中国与世界实现‘无废’的创新解决方案”。本次主题活动是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中国共同主办的重要活动,与同期在肯尼亚内罗毕、西班牙巴塞罗那、瑞士日内瓦和美国纽约等地举行的活动一并列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无废日”旗舰活动。本次主题活动共有来自34个国家的5000余人参与,其中浙江省、江西省的现场主题活动500余人现场参与。同时,天津市、山东省、陕西省、河南省、江苏省南京市、安徽省合肥市、海南省三亚市、贵州省安顺市、广东省东莞市、中山市等10个省/市在线上活动上展示了其2025年“国际无废日”庆祝活动视频;重庆市、天津市、江苏省南京市、银川市、海南省三亚市、广东省佛山市、福建省南平市、贵州省安顺市、重庆市两江新区、浙江省温州市蒲鞋市街道等10个省/市在线上活动上展示了“无废城市”建设经验和成效视频。
3月29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在宁波市举办的“国际无废日”主题活动上,发布了《“无废纺织”建设指南》《长三角地区“无废城市”共建联治倡议书》和“无废宝”等多项重要成果,举行了浙江省“无废创意”大赛优胜作品颁奖仪式。现场还设置了“无废创意”大赛优胜作品展、“无废”纺织专题展、“无废”产品展示等,前来参与活动的市民还体验了“无废”主题服装秀、“无废”互动问答等互动活动。
3月30日,江西省全域以“1+N”形式举办了“无废‘赣’净 美丽江西”“国际无废日”主题活动,省生态环境厅在赣州市举办的“国际无废日”主题活动上,开展了成效展览、“无废”倡议、观摩体验等多种活动,发布了江西特色“无废”精品旅游路线,展现了再生金属、家具、纺织等行业实现“无废”的新路径。
3月31日,由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以下简称“亚太中心”)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主办了主题为“在中国与世界实现‘无废’的创新解决方案研讨会(线上)”研讨会,包括开幕致辞、“无废”行动的国际进展、“无废城市”建设国际经验交流、“无废城市”建设进程中的优先事项与监测方法、在中国与世界实现“无废”时尚和纺织品、闭幕致辞等六个环节。
图1. 联合国秘书长Antonio Guterres(左)、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Inger Andersen(右)对全球国际无废日活动致辞
图2.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温雪峰副司长(第一行左)、巴塞尔公约、鹿特丹公约和斯德哥尔摩公约秘书处Rolph Payet执行秘书(第一行右)、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李金惠教授/执行主任等嘉宾在研讨会上作开幕致辞
在致辞环节,研讨会首先播放了联合国秘书长Antonio Guterres、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Inger Andersen的视频致辞。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温雪峰副司长在致辞中表示,“经过6年多的实践,中国‘无废城市’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愿意分享中国‘无废城市’建设的经验与成效,并希望与其他国家交流经验。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牵头发起了‘国际无废城市网络’,通过举办会议、研讨会和培训班等,在国际和国内场合推广和宣传中国‘无废城市’建设成效,在此对中心取得的成果表示祝贺。”巴塞尔、鹿特丹、斯德哥尔摩三公约秘书处Rolph Payet执行秘书表示,“祝贺由中国主办的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成功地组织了‘国际无废城市网络’。这一网络不断发展,已汇聚了全球60个城市,通过推广预防废物产生和废物最小化措施,在地方层面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李金惠教授/执行主任表示,“亚太中心在制度、技术、市场和监管体系等角度支持中国20余个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实践,并形成了可参考的经验案例。亚太中心始终致力于推动区域固体废物协同治理,已通过‘国际无废城市网络’邀请了60余个国内外城市参与管理政策、经验模式、处理处置技术等方面的交流。”
“无废”行动的国际进展环节由亚太中心高级顾问Craig Boljkovac主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环境技术中心项目官员Shunchi Honda,以“面向“无废”愿景的综合固体废物管理”作报告;亚太中心单桂娟副研究员分享了联合国无废咨询委员会发布的为促进地方和国家“无废”举措的最佳做法和成功案例等工作,并介绍了“国际无废城市网络”开展的国内外城市间的政策与技术交流活动。
在“无废城市”建设国际经验交流环节,中国生态环境部“无废城市”建设工作专班刘真真介绍了中国“无废城市”建设进展及成效;巴西无废研究所主席Rodrigo Sabatini介绍了基于巴西“无废社区”、“无废学校”等建设实践得出的11项“无废”原则;浙江省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朱建荣以“精准施策 系统治理,奋力打造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宁波样板”为题介绍了经验;马耳他桑塔卢西亚市政府执行秘书Bernice Darmanin介绍了桑塔卢西亚市的固体废物管理措施与现状;巴塞尔公约阿拉伯国家培训和技术转让区域中心(埃及)的“无废”倡议协调员Rima Saade Turk介绍了黎巴嫩扎赫勒的有机垃圾堆肥技术。
图5.“无废城市”建设进程中的优先事项与监测方法环节专家报告
在“无废城市”建设进程中的优先事项与监测方法环节,荷兰乌得勒支大学哥白尼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教授、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学会前主席Walter J.V. Vermeulen介绍了“评估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五种重要方法”;伦敦布鲁内尔大学污染研究与政策中心主任Eleni Lacovidou围绕“优化并监测城市迈向“无废”的建设进程”分享了研究成果和专家观点;维也纳自然资源大学废物及循环管理研究所博士Souphaphone Soudachanh介绍了东盟城市所处的不同固体废物管理阶段,其相应的驱动因素、发展目标及应开展的优先事项。
图6.在中国与世界实现“无废”时尚和纺织品环节主持人及报告专家
在中国与世界实现“无废”时尚和纺织品环节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办事处项目官员刘思佳主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工业和经济司资源与市场部纺织倡议负责人Bettina Heller介绍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可持续纺织倡议的行动进展;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国际支持办公室秘书处/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政策顾问 Samantha Zhang介绍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4年纺织业咨询文件及其主要发现与建议;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委书记黄法介绍了“于都县‘无废时尚产业链’创新实践案例”;云尚海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顾问刘晓以“废弃物到时尚—云尚海洋可持续解决方案助力构建更清洁的海洋”为题作报告。
图7.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代办/项目主任王茜(左)、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环境技术中心主任Takehiro Nakamura(右)作闭幕致辞
最后,在闭幕致辞环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环境技术中心主任Takehiro Nakamura在致辞中表示:“我祝贺中国在‘无废城市’建设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我希望这些中国经验能够为世界向‘无废社会’转型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代办王茜表示,“正如联合国秘书长所言,各级政府必须构建循环经济,解决资源枯竭和管理问题,并投资于以再利用、再制造、回收和预防废物为核心的现代废物管理项目;企业必须承担起责任,设计出耐用、可修复和可回收的产品,同时采用循环商业模式,遏制化学污染,减少生产量,使用可持续材料,并助力恢复生物多样性;消费者可以通过珍视已拥有的物品,采用重复使用、修复和回收等做法,显著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图8. 在中国与世界实现“无废”的创新解决方案研讨会线上合影
本次主题活动集中对中国相关省市在2025年“国际无废日”期间的主题活动进行了宣传推广,促进了全球不同区域的城市就“无废城市”建设实践和成功案例的经验交流,加强了中国“无废城市”建设经验的国际宣传,提高了参会者对“无废城市”建设理念及其对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