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BCRC    |    SCRC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20日       发布者: Administrator

 
常规
ID:
11
名称:
English Name:
Barium
分子式:
Ba
相对原子质量/分子量
137.33
含量限值:
 
CAS编号:
 
主要来源:
    1808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汞做阴极、电解由重晶石制得的电解质时发现了金属钡。自然界主要含钡的矿物有重晶石和碳酸钡矿。电解熔融的氯化钡(含有氯化铵)可制得。
主要用途:
    用于制钡盐、合金、焰火等;也是精制炼铜时的优良去氧剂。
 
 
 
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银白色金属,略有光泽,有延展性,密度为3.51g/cm3,熔点725℃,沸点1640℃。原子半径为217.3皮米,离子半径134皮米,第一电离能564kJ/mol,电负性0.9,主要氧化数+2。
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室温下钡在空气中缓慢氧化生成氧化膜阻碍进一步氧化。在空气中或氧气中燃烧呈现绿色火焰,生成过氧化钡BaO2。能跟卤素,硫等非金属化合,在120℃时吸收氢气并化合生成氢化钡BaH2。常温下跟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钡放出氢气。跟盐酸、稀硫酸等反应生成钡盐并放出氢气。钡盐除硫酸钡外都有毒。用于生产钡镍合金、钡钙铅等合金,制钡盐,制烟火。
 
 
 
电子废物*
电子废物:
    钡主要存在于以下电子产品或零部件中:
    (1)CRT显示器玻璃。
 
 
 
毒性特性
毒性特性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金属钡几乎没有毒性。可溶性钡盐如氯化钡、硝酸钡等(碳酸钡遇胃酸形成氯化钡,可经消化道吸收),食入后可发生严重中毒,出现消化道刺激症状、进行性肌麻痹、心肌受累、低血钾等。呼吸肌麻痹、心肌损害可导致死亡。吸入可溶性钡化合物的粉尘,可引起急性钡中毒,表现与口服中毒相仿,但消化道反应较轻。长期接触钡化合物的工人出现流涎、无力、气促、口腔粘膜肿胀及糜烂、鼻炎、心动过速、血压增高、脱发等。长期吸入不溶性钡化合物粉尘,如硫酸钡,可致钡尘肺。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危险特性:化学反应活性较低高,加热至熔融状态时能在空气中自燃,但粉尘能在常温下燃烧。遇热、火焰或化学反应能引起燃烧和爆炸。与水或酸接触剧烈反应,并释出氢气引起燃烧。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遇酸或稀酸会引起燃烧爆炸。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钡。
 
 
 
检测方法
实验室检测方法:
电位滴定法(GB/T14671-93,水质)
原子吸收法(GB/T15506-95,水质)
原子吸收法《固体废弃物试验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
其他检测方法:
 
 
 
 
备注
备注:
一、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1、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穿消防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回收。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减少飞散。使用无火花工具转移回收。
2、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化学防护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二、急救措施
      1、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2、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4、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2%-5%硫酸钠溶液洗胃,导泻。就医。
      5、灭火方法:不可用水、泡沫、二氧化碳、卤化烃(如1211灭火剂)等灭火。须用干燥石墨粉或其它干粉(如干砂)灭火。
其他信息:
环境标准:
    中国(GB/T114848-93) 地下水质量标准(mg/L) I类0.01;II类0.1;III类1.0;IV类4.0;V类4.0以上
    中国(待颁布) 饮用水源水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0.7mg/L



* 指含该种有毒有害物质的电子废物或电子废物的零部件
 
  • TEL:86-10-62794351/62799061FAX:86-10-62772048E-mail:bcrc@tsinghua.edu.cn
  • 京ICP备15006448号-28
  • ©2021  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斯德哥尔摩公约亚太地区能力建设与技术转让中心  版权所有
  • 友情链接
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