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国的研究人员通过室内动物培养试验,研究了聚苯乙烯微/纳米塑料(MPs/NPs)对青春期小鼠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并探索其潜在机制。
聚苯乙烯MPs/NPs因其广泛污染及对生理功能的负面影响,已成为全球性环境健康问题。然而,MPs/NPs对青春期小鼠大脑功能的神经毒性作用及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通过多组学分析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探讨了聚苯乙烯MPs/NPs对青春期小鼠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在以0.5 mg/天的剂量口服MPs(5 μm)或NPs(0.5 μm)4周后,通过莫里斯水迷宫和Y迷宫测试评估,发现NPs诱导小鼠的认知障碍比MPs更严重。NPs可能通过诱导海马体神经元丢失和神经发生抑制导致认知损伤,而MPs则通过介导海马树突棘丢失发挥作用。海马转录组分析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显示,NPs的神经毒性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相关。此外,NPs暴露显著破坏海马代谢组和肠道菌群平衡,且海马代谢物变化与肠道菌群丰度呈现强相关性。本研究首次揭示了MPs/NPs通过神经元形态损伤-代谢组紊乱-肠脑轴失调的多组学机制诱导青春期小鼠认知障碍,为评估MPs神经发育毒性及制定干预策略提供了关键证据。
此篇名为《Adolescent exposure to micro/nanoplastics induces cognitive impairments in mice with neuronal morphological damage and multi-omic alterations》的文章被发表在2025年3月的《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