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印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喜马拉雅山麓污水处理厂(WWTPs)对药品及个人护理用品(PPCPs)的去除效率,同时评价了不同去除工艺的去除能力。
在印度喜马拉雅地区北阿坎德邦首府对七种PPCPs的监测中,主要观察到负去除率的季节性趋势,即出水中污染物浓度超过进水浓度。研究结果显示,双氯芬酸和咖啡因在进水样品中持续存在,且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变化。春季观测到的PPCPs平均浓度最高,其次是季风季和夏季。具体而言,咖啡因在季风季达到峰值浓度(71000 ng/L),而环丙沙星浓度在春季最高(17,000 ng/L)。正态性检验表明,除咖啡因进水样品外,所有废水PPCPs样品的数据分布均为非正态(p > 0.05)。进水和出水样品之间PPCPs浓度存在显著差异(p <?<< 0.001),强烈表明均值不相等。WWTPs中PPCPs的去除率/去除效果观测值范围为−68.55%至100%。就总PPCPs而言,污水处理厂的平均去除效率记录在42%至71%之间。对乙酰氨基酚和酮洛芬的正去除率最高,而环丙沙星、卡马西平和咖啡因的负去除率最为显著。基于曝气流化介质氧化(AFMO)的污水处理厂观察到最高的PPCPs去除效率,其次是循环活性污泥技术(C-Tech)和序批式反应器(SBR)工艺。
此篇名为《Seasonality in negative remov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 at the Himalayan foothills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的文章被发表在2025年6月的《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Chemical Engineering》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