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国的研究人员通过实地监测,分析了住宅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与非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NPPs)在空气、积尘及窗户表面薄膜中的分布与分配特征。
PAEs与NPPs在室内多介质环境中的分布与分配行为,对人体暴露风险评估至关重要。为探究该行为,本研究在一处未入住的住宅楼中开展为期一年的调查,分析了室内空气、灰尘和表面膜中的PAEs与NPPs。结果显示,ΣPAEs的浓度(空气中2600±1800 ng/m³、沉降尘中2400±2000 μg/g、窗面膜中20000 ±17000 ng/m²) 均 显 著 高 于ΣNPPs( 空 气 中180±320 ng/m³、沉 降 尘 中1600±1300 μg/g、窗 面 膜 中5300±5100 ng/m²)(p < 0.01)。进一步分析表明,ΣPAEs和ΣNPPs的最高浓度分别出现在125–250 μm和63–125 μm的颗粒物粒径范围内。PAEs和NPPs在室内空气中的浓度呈现季节性变化和房间差异,而在灰尘与表面膜中的浓度在不同房间保持稳定。相关性分析表明,环境因素对不同介质中污染物浓度的影响不一致。PAEs与NPPs的分布规律显示,其颗粒物/气体、灰尘/空气及表面膜/空气的分配系数均偏离理论平衡值(因Log KOA值升高),表明目标污染物的分布模式更符合稳态分配模型。蒙特卡洛模拟进一步揭示,温度对室内环境中PAEs与NPPs的分布模式具有显著影响。本研究阐明了PAEs与NPPs在室内空气、灰尘和表面膜中的分配与分布规律,并强调了其对环境因素的敏感性。
此篇题为《Distribution and partitioning behavior of phthalate esters (PAEs) and non-phthalate ester plasticizers (NPPs) in a home from northern China》的文章被发表在2025年9月的《Environmental Pollution》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