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荷兰的研究人员通过整合多国数据与机器学习模型,分析了轮胎磨损颗粒(TWP)排放的全球分布差异,并预测了其进入空气、土壤及地表水等环境介质的负荷。
TWP是微塑料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本研究分析了采用不同方法估算各国TWP排放量的差异性,并为优化估算提供指导。结果显示,欧洲各国人均TWP排放量存在显著差异,最高可达每年2公斤/人,南欧与东欧国家之间以及爱沙尼亚与芬兰之间的差异尤为明显。相比之下,西欧国家虽采用不同方法,其结果差异却很小。研究预测了TWP每年进入空气、土壤、下水道和地表水等环境介质的负荷。德国、法国和意大利是主要排放国,年排放量均超过10万吨。值得注意的是,受污水处理设施去除效率差异影响,仅约1.3万吨/年的排放量最终进入地表水。基于国别排放数据,我们采用国内生产总值(GDP)等社会经济变量构建了排放预测模型。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模型和随机森林(RF)模型,揭示了排放驱动因素复杂的非线性特性。这种双模型方法为全球预测提供了稳健框架,结果表明卢森堡(3.56公斤/人·年)和美国(3.12公斤/人·年)人均排放最高,中国和印度总排放量最大。
此篇题为《Quantification and mapping of tyre wear emissions: from EU regional analysis to global projections》的文章被发表在2025年9月的《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