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BCRC    |    SCRC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媒体中心

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综合办公室副主任段立哲:“无废城市”建设的国外做法(新华社《瞭望》杂志2024年第06期刊登)

发布时间:2024-02-19

作者:BCRC China

◇欧盟在循环经济宏观战略下全面部署“无废城市”建设,遵循固体废物管理的五阶梯原则:避免产生、重复使用、材料回收、能源回收和填埋处置

在英国伦敦,一名清洁工人在清扫路面(资料照片) 韩岩摄 / 新华社《瞭望》杂志

近年来,世界各国(地区)在“无废城市”建设方面开展了大量实践,包括日本、欧盟、新加坡、新西兰等,在管理模式、机制举措上探索形成了一批新做法。

欧盟:遵循五阶梯原则

根据欧盟《废物框架指令》,欧盟固体废物管理的五阶梯原则是避免产生、重复使用、材料回收、能源回收和填埋处置,具体机制举措体现在以下方面:

在循环经济宏观战略下全面部署“无废城市”建设。2014年,欧盟委员会发布了“迈向循环经济:欧洲无废计划”,以废物管理为核心发展循环经济,包括设定可行的政策框架、废物作为资源的相关政策和目标、设定资源效率目标等内容。2015年12月,欧盟进一步完善提出“循环经济一揽子计划”,将废物管理向前延伸到生产、消费,向后拓展至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聚焦关键物质链构建循环经济。以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市为例,其《国家原材料协定》重点区分了五项物质链:食品和有机废物、消费品、建筑环境、制造业和塑料,阿姆斯特丹市选择前三个物质链为重点构建循环经济。食物和有机废物流方面,利用短食物链建立可持续的食物系统,通过增加区域内食物产品的消费,减少商品物流等对环境的影响;此外分别收集和处理厨房和花园垃圾,因地制宜推进有机废物流的高质量处理。消费品管理方面,对电子产品、纺织品和家具等主要产品的消费和购买行为进行研究,提倡减少购买新产品、节约使用现有产品、发展二手商场等共享经济减少废弃。建筑环境方面,强化房屋、建筑物以及公共空间设计、建造和翻新的绿色要求,推动实现全市到2030年新原材料使用量减少50%、到2050年全市实现100%循环的总体目标。

重视各利益相关方参与和进展评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市于2016年启动“走向循环经济”倡议活动,推动各领域政策和行动协同,实施企业支持、政策发展、培训和学术交流等转型措施,同时在“利益相关者平台”(一款集中管理工具)上记录和衡量项目进展,包括参与企业数量以及受培训、支持和雇用的参与者数量;每个季度召开会议,所有主题协调员(负责协调某一特定领域工作的人员,如建筑、公共采购、培训等)汇报并讨论进展情况;每隔18个月,倡议指导委员会对进展做评估,并审查倡议预算,中期和最终评估报告都面向公众开放。

欧盟“无废城市”建设实践对我国重工业城市和地区具有参考意义。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宜向前延伸到绿色设计和绿色生产,中间环节推进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并向后拓展至将固体废物视为城市矿产资源的回收处理行业,从而推动实现从老工业基地向循环经济示范的绿色转型发展。

新加坡:对废物生命周期

进行全面管理

面对土地稀缺、人口密度大等限制,新加坡高度关注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问题,避免了“垃圾围城”困局,在“无废城市”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重视科技创新以及基础设施优化。新加坡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建设基础设施来收集、循环利用废物资源,并维持高水平的环境卫生标准。此外,新加坡重视支持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设立3R基金,资助企业和组织实施减少、再利用和回收废物的项目,与行业专家合作开发更高效环保的新技术方法,包括改进废物管理基础设施、改善从收集到废物处理和处理后的选择路径;启动监管沙盒,即企业能够在不损害环境、公共卫生和安全的情况下,试验创新的环境能源相关技术和解决方案。

注重政府与企业、组织和个人等多方合作。新加坡要求环境服务行业改头换面以呈现更时尚、更成熟的行业形象,聚焦于技术和创新、就业和技能、生产力和标准以及国际化四个主要领域的提升。公众教育和意识提升方面,新加坡提出在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抑制过度的消费习惯,推动有意识地选择可持续产品和服务,以及尽可能长时间地重复利用资源;同时大力加强教育改革,改变国民对减少、再利用和回收的态度和行为。

目前,新加坡已实现61%的废物回收,37%的废物用于焚烧发电,燃烧残渣等燃烧产物和2%无法回收利用处理的废物最终填埋处置。 

新加坡“无废城市”建设实践对我国以服务行业为主的城市和地区,特别是旅游城市,具有参考意义。此类城市宜重视完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危险废物等主要类别固体废物收集处理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关注与公众生活服务密切相关的食品废物、电子废物和包装废物等资源,此外积极发展与城市形象相匹配的环境服务行业,构建以环境卫生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 

 

作者

段立哲: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综合办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 TEL:86-10-62794351/62799061FAX:86-10-62772048E-mail:bcrc@tsinghua.edu.cn
  • 京ICP备15006448号-28
  • ©2021  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斯德哥尔摩公约亚太地区能力建设与技术转让中心  版权所有
  • 友情链接
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