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6日,主题为“绿色循环·赋能未来”的2024再生资源绿色低碳供应链论坛在江苏省南京市顺利召开。论坛由中国物资再生协会指导,中国物资再生协会绿色供应链分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共采购分会主办,由南京再生资源行业协会、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车宜企拍、中化商务有限公司、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循环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办,江苏好三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迅捷信息科技南通有限公司等单位支持。来自政府、学界、协会、企业、媒体的近150余位嘉宾参加了本次论坛。

2024再生资源绿色低碳供应链论坛就当前绿色供应链领域的新形势、新思路、新方法进行深入思考与讨论,为推动再生资源绿色低碳供应链的持续发展与转型升级,汇聚成推动行业进步的强大智力合力。论坛由中国物资再生协会绿色供应链分会秘书长冯玉霞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共采购分会副秘书长宋翔共同主持。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绿色供应链分会秘书长冯玉霞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共采购分会副秘书长宋翔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助理胡大剑、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会长许军祥出席论坛并致开幕辞。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助理胡大剑,指出再生资源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广阔发展空间。2014-2024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量、回收总值稳步提升,近10年复合增速在10%左右,这一稳健的增长势头,不仅展现了再生资源市场的巨大潜力,更是我国绿色低碳发展成就的有力证明。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推出“两新”行动方案,不仅为行业发展注入了全新动力,更是我国高质量发展大局中的关键一环,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促进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我国绿色发展贡献力量。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会长许军祥,指出作为绿色低碳经济的重要支柱,再生资源行业正站在新纪元的门槛上,引领着可持续发展的新潮流。本次论坛以“绿色循环•赋能未来”为主题,为将这一宏伟蓝图转化为现实,需要采取一系列切实而有效的措施:首先,致力于实施绿色设计,将可持续性原则融入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个环节,从源头上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升产品的可回收性。其次,推动技术创新,以提高资源回收效率,推广循环经济模式,确保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再者,与相关部门紧密合作,制定和完善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碳足迹核算等相关标准,为废旧物资的回收、循环利用处理提供明确的指导和规范,以指导和规范行业实践。这些综合性策略将共同构筑起资源再生利用的坚实框架,为我们迈向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未来供应链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会长许军祥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国际合作处处长毛涛,宣布物资再生供应链标准认证工作组正式启动。工作组依托中国物资再生协会绿色供应链分会建立,广泛凝聚政产学研用领域的专家和企业家,开展再生物资绿色低碳供应链热点及难点问题研究、政策制定支撑、标准编制、认证认可、服务企业、开展对外合作等工作,来自多名行业专家和企业家共同见证工作组的成立。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与河南循环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易再生网战略签约仪式,这一历史性时刻标志着双方在推动再生资源行业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通过战略合作,坚信双方能够为再生资源行业注入新活力,未来将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合作,推动行业实现绿色、低碳、循环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绿色供应链分会与南京再生资源行业协会进行战略签约,双方将加强再生资源领域的合作,发挥各自会员企业的优势,资源共享,促进再生资源行业的发展和创新,推动再生行业绿色低碳健康发展。

由中国物资再生协会绿色供应链分会组织行业专家编撰发布的《中国再生资源绿色供应链发展报告(2024)》行业报告正式发布,该报告既有再生资源绿色供应链发展领域的全景扫描与总结回顾,也涵盖多角度的理论探讨和再生资源绿色低碳供应链参与各方的行业实践,是全面了解再生资源绿色供应链年度发展情况的重要工具。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绿色供应链分会今年下半年发起优秀案例评选活动,其中有行业代表性的典型案例由分会组织编制,正式发布《再生资源绿色供应链典型案例2024》。

11位来自全国再生资源绿色供应链领域的学界权威专家和业界领军企业代表带来干货满满的主题演讲。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李金惠发表主题演讲《“无废城市”建设成效以及减污降碳技术路径》。李教授详细解读了国内外“无废”的理念和行动,我国的无废城市建设范围逐步扩大,从开始的11+5试点探索到113+8个城市和地区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也从地市扩展到省级全域和区域共建,多地将“无废城市”建设纳入固废条例。

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执行主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金惠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国际合作处处长毛涛研究员发表了题为《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新趋势》的主题演讲。他指出,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背景下,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发生了管理对象从“部分”扩至“全体”、管理动力从“政策驱动”转向“主动布局”、管理要求从“浅绿”走向“深绿”、管理方式从“封闭”步入“透明”等四方面的新变化。他强调,提出零碳供应链的跨国企业数量越来越多,进一步加剧了全球低碳竞争,中国企业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他建议,中国企业特别是外向型企业,应关注国际上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新变化,提前布局,积极应对。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国际合作处处长 毛涛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朱庆华发表主题演讲《供应链中的ESG实践:中国视角的思考》。朱教授指出,循环经济,首先是减量化,然后是把废物循环为原料,减少排放的同时减少资源消耗。在很多领域中国是实现闭环供应链可能性最大的国家,而发展循环供应链是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有效的途径。
北京国网拍卖有限公司董事、党支部书记、总经理 佟明
中车宜企拍副总经理姜成吉发表主题演讲《深挖再生资源价值 赋能绿色循环产业发展》。姜总介绍了“宜企拍”平台建设的阶段性成果。中车宜企拍,多年来专注于国资央企闲废资源的处置和管理。“交易+管理”双服务能力趋于完善,围绕平台的行业生态基本形成。目前,“宜企拍”深耕资源价值挖掘,升级打造循环经济“产业赋能”平台,进一步助力绿色供应链建设和发展。

中车宜企拍副总经理 姜成吉
中化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胡京磊发表主题演讲《变“废”为宝,让“闲余”游起来—打造闲废物资处置新模式》。胡总介绍了中国中化首个闲废物资处置专用业务系统—“化云闲余”的建设,标志着中化商务承接集团内外闲废物资处置的数字化服务能力,将助力相关企业废物资管理水平及处置效率全面提升。中化商务依托化“云零碳平台”将产品碳足迹管理与采购及供应链管理服务有机融合,推动供应链上下游协同减排,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从数据收集、核算、认证、分析到减碳咨询的一站式供应链碳排放数智化服务,推动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统一规范的碳核算体系,助力相关行业的节能减碳工作和产业转型升级。
中化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胡京磊
河南循环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绿色循环发展研究负责人丁莹发表主题演讲《发挥绿色低碳供应链集约优势 促进资源循环行业高质量发展》。丁莹总从政策利好、供应链优势、创新驱动、筑链拓市四个方面发表演讲,阐述如何利用平台优势促再生资源行业高质量发展。易再生凭借平台供应链优势,创新打造多元平台与服务模式,提升交易效益、解决行业痛点,持续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着力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打造绿色资源循环利用生态圈。

河南循环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绿色循环发展研究负责人 丁莹
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技术总监、认证评价中心总经理闫浩春发表主题演讲《解析双碳背景下技术服务领域的新质生产力》。闫总介绍了双碳公共服务平台的目标、定位和建设成果,以及双碳平台对企业碳管理服务能力、绿色低碳技术与绿色低碳产品评价的赋能。

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技术总监、认证评价中心总经理 闫浩春
江苏好三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TO张炜发表主题演讲《网络水路货运平台助力绿色供应链高质量发展》。张总指出好三由已建成全要素闭环链接的全产业链数字化整合平台,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数字供应链服务商,可以为产业用户提供一站式物流供应链解决方案,成为数字供应链领域的头部企业。

江苏好三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TO 张炜
中国宝武欧冶云商绿碳循环事业部书记、总经理徐少兵发表主题演讲《绿碳循环互联网生态圈的建设与应用实践》。徐总指出,欧冶云商作为钢铁产成品数智供应链高科技公司,充分发挥循环宝平台、钢铁全产业链EPD平台和绿色低碳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服务优势,整合生态圈多方优质资源和能力,以钢铁产业链为核心,积极拓展钢铁供应链碳核算、碳认证、碳标签、碳资产管理等多种碳增值服务,通过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耦合,致力于为钢铁供应链各环节降本增效、安全可控和绿色发展创造价值。

中国宝武欧冶云商绿碳循环事业部书记、总经理 徐少兵
苏宁易购集团易采云事业部总裁助理何世华发表主题演讲《践行ESG-苏宁易采云绿色供应链转型分享》。何总指出苏宁易购积极践行并推动绿色采购的发展,始终以绿色采购为方针,积极倡导供应链绿色转型。3月份,随着国务院印发的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出台,苏宁易购联合超30家头部家电企业签署《以旧换新行动联合公告》,率先启动以旧换新补贴工作,7月底起,随着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的陆续下达,苏宁易购借势紧抓818、中秋国庆、双十一等促销节点。在国庆期间,通过加大备货、新品上新、组合优惠、服务升级,抢抓金秋国庆消费旺季,全国门店客流同比提升超200%,以旧换新订单同比增长132%。双十一期间,苏宁易购家电以旧换新销售同比增长247%。同时,易采云公司也在工业品领域,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推动工业设备更新工作,今年1-10月份智能化设备产品实现近88%的增长。

苏宁易购集团易采云事业部总裁助理 何世华
圆桌对话环节由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席教授朱庆华主持,邀请业内知名专家中国华电集团物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勋、易派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公共服务事业部总经理刘晓玲、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国际合作处应用经济学博士后胡华、浙商中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负责人郑兵等围绕“低碳循环·绿链再生”分别从不同视角,多维度进行了交流与分享。

来源:中国物资再生协会绿色供应链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