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性毒性:狗吸入金属汞蒸气15~20 mg/m3,8 h/d,1~3 d内死亡;12.5 mg/m3,6~16 d内死亡;3~6 mg/m3出现典型中毒症状。人吸入浓度1.2~8.5 mg/m3,可致急性中毒。中毒可有食欲不振、恶心、腹痛、腹泻等。部分患者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
2、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高浓度的汞可与细胞膜内的磷酰基结合,还可与酶系统中的氨基、羧基、羟基结合。汞经唾液排出时与口腔内食物残渣分解产生的硫化氢作用生成硫化汞,对口腔黏膜有强刺激作用,引起口腔炎。蒸气主要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高浓度还可引起肾脏损害,对皮肤有刺激作用。
3、代谢:汞易透过血脑屏障,主要蓄积在脑干和小脑。主要经肾脏排出,经消化道排出一部分,少量经唾液、汗液、乳汁、月经排出,以及以蒸气形式经肺排出。
4、中毒机理:目前对汞中毒的机理仍不很清楚。汞在体外与硫化物有高度亲和性,形成不溶解的硫化汞,在体内亦具有类似特性。金属汞在产生毒性作用之前,需先氧化成二价汞离子,此氧化过程部分在红细胞中进行,部分在其他组织的细胞中进行。〖JP2〗汞离子与体内的巯基、二硫基具有很强的亲和性,因此一般认为Hg-S-反应是汞产生中毒作用的基础。〖JP〗
5、体内一些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酶,其活性中心是巯基。汞与巯基结合后,可使酶失去活性,例如汞干扰大脑丙酮酸的代谢,其表现与维生素B1缺乏相似,其原因可能是代谢过程中硫辛酸、泛酰硫氢乙胺和辅酶A内的巯基与汞作用所致。又如汞与谷胱甘肽的巯基作用后,可使其氧化还原功能丧失。
6、但尚有不少毒物亦能与巯基起作用,但无汞中毒的特点,而且汞在体内分布的不均匀性和各组织中含巯基的量并无平行关系,从汞对机体实际损害来看,还应看到其特殊作用部位。已证实:汞又可与氨基、羟基、羧基、磷酰基牢固结合,因此能在很低的浓度下,对一系列酶产生特异性抑制。
7、刺激性:汞经唾液排出时与口腔内食物残渣分解产生的硫化氢作用生成硫化汞,对口腔黏膜有强刺激作用。
8、致癌性: IARC:可疑致癌物。
9、危害分级(GB 5044—85):I级(极度危害)。
10、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