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BCRC    |    SCRC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08日       发布者: Administrator
 

常规

ID

14

名称:

English Name:

Selenium

分子式:

Se

相对原子质量/分子量

78.96

含量限值:

 

CAS编号:

7782-49-2

主要来源:

硒是从燃烧黄铁矿以制取硫酸的铅室中发现的,是贝齐里乌斯发现铈、钍后发现的又一个化学元素。他命名这种新元素为selenium。他还发现到硒的同素异形体。他还原硒的氧化物,得到橙色无定形硒;缓慢冷却熔融的硒,得到灰色晶体硒;在空气中让硒化物自然分解,得到黑色晶体硒

主要用途:

硒的主要用途为干印术的光复制,这是利用无定形硒的薄漠对于光的敏感性,能使含有铁化合物的有色玻璃退色。也用作油漆、搪瓷、玻璃和墨水中的颜色、塑料。还用于制作光电池、整流器、光学仪器、光度计等。

硒在电子工业中可用作光电管、太阳能电池,在电视和无线电传真等方面也使用硒。另外,硒可在玻璃、颜料及冶金工业中应用。硒能使玻璃着色或脱色,高质量的信号用透镜玻璃中含2%硒,含硒的平板玻璃用作太阳能的热传输板和激光器窗口红外过滤器。冶金方面,含硒的碳素钢、不锈钢和铜合金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可高速切削,加工的零件表面光洁;硒与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用以制造低压整流器、光电池、热电材料。硒以化合物形式用作有机合成氧化剂、催化剂,可在石油工业上应用。硒可作动物饲料微量添加剂。硒加入橡胶中可增强其耐磨性。硒与硒化合物加入润滑脂

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外观与性状:灰色(暗红色)粉末或黑色玻璃状物质。

熔点(℃)217

沸点(℃)685

相对密度(=1)4.8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蒸气压(kPa) 0.13(356℃)

闪点:

燃烧热(kJ/mol)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

危险特性:遇明火能燃烧。

溶解性:不溶于水、醇,溶于硫酸、硝酸、碱、二硫化碳。

化学性质:

 

电子废物*

电子废物:

硒主要存在于以下电子产品或零部件中:

1)光电复印机的硒鼓。

毒性特性

毒性特性

1、急性毒性:LD506700 mg/kg(大鼠经口)。大量吸入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眼刺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大鼠吸入硒烟雾(直径约1 μm) 2~16 min后,出现肺出血和肺部中度炎症。大鼠吸入33 mg/m3的粉尘(直径平均约1.2 μm)8 h后,出现肺炎,10%的动物死亡。豚鼠和兔在相同浓度下,吸入4 h,间隔48 h,吸入4次后引起肺炎,肝、脾充血。一般认为,硒烟尘中可能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硒。

2、亚急性和慢性毒性:长期接触一定浓度的硒,可有头痛、头晕、无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等症状。还可有肝大、肝功能异常、低血压、心动过缓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狗和鸡长期摄入含硒5 mg/kg或以上的饲料,可引起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生长迟缓、死亡率增高,以及肝、心肌、肾和胰的损伤。家畜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碱毒病,其特点是脱毛、新旧蹄壳脱落后连接成靴状、贫血、关节僵硬等,尸检主要为心和肝损害。在土壤中硒含量较高的地区,家畜可因食含硒量高的牧草或食物而引起急性型蹒跚病,主要表现为走路不稳。

3、代谢:硒及其化合物的粉尘、蒸气、气体、烟雾能经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经消化道吸收的速率依次为硒酸盐、亚硒酸盐、含硒化合物>硒化物、元素硒>有机硒化合物。某些硒化合物可少量通过皮肤吸收。灰色硒很少被吸收。

4、硒及其化合物被吸收入血后,大部分与球蛋白结合,部分与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结合,其余则与一种尚待鉴定的血浆蛋白结合;除与这些蛋白质的巯基结合外,还以三硫化硒形式存在于蛋白质中,动物肝和肾中含硒最多,脾,肺、心肌和脑中次之,脂肪中未检出。硒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5、一般认为硒的吸收与贮留间有稳定的平衡,动物体内含硒量达一定饱和点后,再吸收硒,则肾脏排出硒相应增加,而不再增加体内蓄积。

6、硒主要经肾脏排出,占经口摄入量的40%~80%。硒在尿内的代谢物是三甲基硒离子,约占24 h尿硒的30%~50%。在硒过量情况下,形成二甲硒的速率大于其转化为三甲基硒离子的速率时,二甲硒可经呼出气和汗液排出。随粪便、胆汁排出较少。

7、中毒机理:硒的毒性大小根据硒化合物种类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元素硒由于不易溶解,不易被吸收,因此实际上是无毒的。亚硒酸钠的毒性较硒酸钠大。硒化氢则是硒化合物中最毒的。硒化合物毒性作用的机制之一是影响体内的脱氢酶系统,特别是抑制琥珀酸脱氢酶的脱氢过程,而使之失活,从而使机体代谢的氧化过程失调,干扰了细胞的中间代谢。

8、硒中毒也与S-腺苷蛋氨酸的耗损有关。这是由于:一方面,无机硒被代谢为相对低毒的二甲基硒化物(解毒作用)要消耗S-腺苷蛋氨酸作为甲基供体;另一方面,亚硝酸盐能使合成S-腺苷蛋氨酸的酶,即蛋氨酸腺苷转移酶失活,其机制与巯基基团的功能受损有关。

9、刺激性:硒对皮肤黏膜有较强的刺激性。

10、环境危害:环境中硒化合物有-2+2+4+6四种价态,以+4+6价化合物存在居多。工业上常用的硒化合物有硒酸、硒酸钠、亚硒酸钠、硒化氢、二氧化硒、二氯氧化硒等。硒无毒,但硒化氢、碱金属的亚硒酸盐及硒酸盐毒性很剧烈。硒在天然水中以Se0Se2-Se4+Se6+状态存在。废水中有时有亚硒酸根离子(SeO32-),在微酸性水中是稳定的,在酸性条件下可还原为细颗粒状的元素硒,在微碱性条件下氧化成硒酸根离子。颜料和染料废水中含有硒化合物,如硒化镉(CdSe)。负二价形式的硒化物很难溶解,但是目前工业中用硒不多,水体中硒的污染只是局部问题。多数情况下,工业区和非工业区的河流含硒量差别不大。土壤中的硒以溶解度很低的亚硒酸铁形态束缚在土壤中,一般累积在富铁层中。富铁土有助于硒的结合并降低硒的活性。

11、燃爆危险:本品可燃。

检测方法

实验室检测方法:

监测方法

类别

来源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水质

GB/T 15505—95

2,3-二胺基萘荧光法

水质

GB 11902—89

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

作业场所空气

WS/T 130—1999

原子荧光法

水和废水

国家环保局编:《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

原子吸收法

固体废弃物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固体废弃物试验分析评价手册》

其他检测方法:

 

备注

备注:

一、国家标准

1、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 5749—85) 0.01 mg/L

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mg/L)(GB 8978—1996) 一级0.1;二级0.2;三级0.5

 

二、应急处理与防护方法

1、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2、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予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4、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5、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6、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7、身体防护:穿胶布防毒衣。

8、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9、其他防护: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工作服不准带至非作业场所。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10、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11、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硒。

12、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干粉、砂土。

其他信息:

管理方法:

1、操作的管理: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2、储存的管理: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3、运输的管理: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4、废弃的管理 :若可能,回收使用。或用安全掩埋法处置。

 

 
  • TEL:86-10-62794351/62799061FAX:86-10-62772048E-mail:bcrc@tsinghua.edu.cn
  • 京ICP备15006448号-28
  • ©2021  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斯德哥尔摩公约亚太地区能力建设与技术转让中心  版权所有
  • 友情链接
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微信公众号